治療方法:
穿刺點定位:取腋中或腋后線第7、8肋間為穿刺點,或在B超下定位胸液最低點的上一肋間隙為穿刺點。
穿刺方法: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兩手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額伏于前臂上,常規消毒皮膚,鋪無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2ml。
分層局部麻醉,用18G7cm 穿刺針(后接注射器)沿肋骨上緣穿入胸腔,待抽出胸液后取下注射器,囑患者屏氣,迅速用0.35號60cm3分J導絲沿針芯送入胸腔約10~15cm,然后拔出穿刺針。
此時注意要把導絲留在胸腔中,再用7Fr10cm 擴張管沿導絲做皮膚擴張處理后,用16G20cm 雙腔中心靜脈導管沿導絲穿入胸腔5~10cm (也可再長一點兒,以防拽出),最后拔出導絲。
導管末端接引流袋,將穿刺點用無菌紗布覆蓋,并用膠布將導管固定好,該導管在胸腔內可保留10~15天,一般7天左右。
結核性胸腔積液是本地區高發病、常見病,是最常見的胸腔疾病,若不治療而任其自然發展或化療不規范或抽液不積極,可形成慢性胸腔積液、包裹性積液、結核性膿胸、支氣管胸膜瘺,長期遷延不愈或形成廣泛胸膜粘連增厚,縱隔移位,胸廓畸形,或發生肺內或肺外結核。因此,正規治療尤為重要。
以往治療中,大量胸液多采用穿刺針刺入胸腔后接注射器抽吸,如果抽液過快、過多,可使胸腔內壓力驟降,發生肺水腫,縱隔擺動或循環衰竭,所以每次抽液量最多不超過1000ml,每周抽液2~3次,絕大多數患者經過數次抽液后仍不能完全抽盡,合并胸膜粘連,包裹性積液多,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且舊方法因反復抽液,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每次抽液醫務人員勞動強度也較大。采用新方法后,48~72小時內患者胸液全部放盡,透視時往往只見肋隔角變鈍。
該方法有以下優點:①安全性高,本組30例未見任何不良反應。②放液速度快并且可連續2周。③引流徹底,幾乎能完全放盡,避免了多次操作。
④減輕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操作及術后護理方便。⑤取材容易,組織相容性好。⑥患者創傷小,減輕了患者痛苦,局部刺激小,患者可隨意活動。
⑦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⑧導管可保留10~15天,可用于胸腔內的各項治療。達到了以下目的:①迅速減輕臨床癥狀,縮短療程。
②防止長期遷延不愈。③防止或減輕,減少胸膜粘連增厚和包裹性胸腔積液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