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孩子的肺動脈高壓是由于先心病引起的,屬于繼發性肺動脈高壓。由于房間隔缺損,導致左向右,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循環中的血量增多,導致肺小動脈出現內膜增生和中層增厚,導致肺動脈高壓形成。
卵圓孔是胎兒發育必需的一個生命通道,來自母親的臍靜脈血也正是經此通道進入胎兒的左側心腔,然后分布到全身,以此提供胎兒發育所需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孩子出生時,隨著第一聲啼哭,左心房壓力升高,卵圓窩瓣被壓在卵圓窩邊緣上形成功能性閉合,而解剖上的完全閉合一般要到出生后5―7個月。因此在一歲以內有可能保持開放,可能會有少量分流,甚至有5%―10%的人卵圓孔終生保持開放而不閉合,但對心臟的血流動力學并無影響。因此嬰兒時期的卵圓孔未閉屬正常生理現象,不是先心病,一般不需要做手術。但是,如果房間隔中央的缺損較大,大于8―10毫米,分流量大,則稱為中央型房間隔缺損,需要手術修補。手術時機應爭取在幼兒2―4歲時完成。
小兒房間隔缺損是兒科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這種病一般在嬰兒期癥狀較輕,因而不易早期發現。房間隔缺損的大小不等,多為單個,部分可為多個或篩孔狀。房間隔缺損的癥狀隨缺損大小而有區別,小型缺損,左向右分流量少者可長期無癥狀,小兒活動量正常。大型缺損患兒左向右分流量大,癥狀發生較早,并隨年齡增長會更明顯,可表現為活動后氣急、乏力等,生長發育多落后于同齡正常小兒,并易患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內科疾病,嚴重者早期發生心力衰竭。
因此,根據房間隔缺損的大小和左向右分流量的多少需采取不同的治療對策。
1、有較大量左向右分流的患兒在施行手術之前常合并肺炎和心力衰竭等內科疾病,此時需進行內科治療,如積極用抗生素控制肺炎、呼吸道感染;有心力衰竭者應進行抗心衰治療,使用地高辛,利尿劑及擴張血管藥物等。
2、對有較大量左向右分流的房間隔缺損患兒,又無內科合并癥時則需手術治療。一般采用體外循環下修補房間隔缺損。尤其近30年來我國心臟外科發展迅速,技術日趨成熟,對房間隔手術矯正畸形療效滿意。手術適宜年齡為4~5歲。
3、近年我國開展了用不開胸的方法治療房間隔缺損的新技術,通過使用心導管關閉房間隔缺損,也就是心導管用微型折傘關閉房間隔缺損已獲成功,給房間隔缺損患兒帶來了福音。
4、對無癥狀的房間隔缺損,即在醫學上稱小型塊損者,因無明顯血液動力學改變(左至右分流量少),多不需手術治療,但必須定期到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