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在基礎治療之上,予以豬苓湯加減。基本方:豬苓15 g,澤瀉12 g,滑石15 g,茯苓15 g,白術15 g,阿膠12 g(烊化),大腹皮、沙參、白茅根、澤蘭、路路通、陳葫蘆各30 g。
有黃疸者加茵陳、郁金;兼濕熱者加黃芩、薏苡仁、蒼術;大便不通者加制首烏、制大黃;兼氣滯血瘀者加丹參、香附;脾氣虛弱者加黃芪。每日1劑,分2次煎服,1個月為1個療程。
現代醫學認為,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償期典型的臨床表現,主要病理變化是肝臟呈慢性進行性彌漫性損害,包括廣泛肝細胞變性、壞死、結節再生、結締組織增生及纖維間隔形成,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
造成肝內血循環紊亂,血床縮小,閉塞和扭曲,肝內血管間正常關系破壞及肝內外門靜脈血栓形成,最終導致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的形成,出現脾大、側支循環的建立和開放、腹水三大主癥。約70%的患者會出現腹水。
本病屬于中醫“臌脹病”范疇,多因酒食不節、情志所傷、感染蠱毒或勞俗過度、黃疸積聚、失治誤治等導致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氣、血、水瘀積于腹內而形成本虛標實證。
病程長、纏綿難愈。消除腹水為控制本病發展的關鍵。蓋肝主疏泄、調暢氣機、又主藏血、調節血運。肝郁不達、日久傷陰、肝陰不足、陰損及陽、脾陽不運、水濕內停。
故陰虛而致脾虛水停,亦為本病發病的機制之一。筆者常治以豬苓湯加減獲效。本方出自《傷寒論》,具有滋陰清熱、利水之功效。方中,豬苓、茯苓、甘淡利水;澤瀉、滑石清熱利水。
配阿膠養陰補血,利水而不傷陰,養陰而不戀邪。白術健脾利水,大腹皮行氣利水,沙參、白茅根清熱養陰利尿,為佐使之用。澤蘭、路路通活血通絡利水,陳葫蘆攻逐水飲,使腹水從二便而走。
豬苓、澤瀉對低鈉有緩解作用,并能增加尿量。白術、茯苓能促進肝細胞再生,提高白蛋白水平,防止和逆轉肝纖維化,其中白術增加白蛋白,有顯著持久利尿作用。
澤蘭、路路通等可擴血管,改善血液循環,降低門脈壓及增加對肝臟的營養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