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基本方:雙花、連翹、杏仁、桔梗、前胡、川貝、甘草、麻黃組成,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4天為一療程。隨證加減:風(fēng)寒咳喘,加柴胡、蘇葉;
風(fēng)熱咳喘,加桑葉、牛蒡子、蘆根;痰熱咳喘,加魚腥草、牛蒡子、瓜蔞;痰濕咳喘,加半夏、陳皮、茯苓、白芥子;肺氣虧虛,加黃芪、太子參、茯苓、白術(shù);肺陰虧虛,加沙參、麥冬;
鼻煽喘促,加葶藶子、地龍;發(fā)熱,加知母、石膏、柴胡。
小兒咳喘包括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吸入性肺炎等,是兒童冬春季節(jié)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是危害兒童健康的主要痰病之一,占門診患兒的首位。隨著抗生素的問世,多種新型抗生素的開發(fā),使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但作為一個多病原菌的疾病來說,抗生素僅對細(xì)菌及支原體感染有效,對病毒感染則無能為力。由于抗生素的大量應(yīng)用,呼吸道感染的耐藥菌株不斷增加,因此探討治療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一向是醫(yī)務(wù)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抵御外邪的能力差,肺為華蓋,外合皮毛,外感六淫之邪,風(fēng)寒、風(fēng)熱、溫邪,邪從口鼻或皮毛侵入肺衛(wèi),肺失治節(jié),清肅失司,呼吸不利,故出現(xiàn)咳嗽痰喘等一系列癥狀。
肺位居上,治宜輕宣,使邪從表解,吳鞠通曾提出“治上焦如羽”。方中用麻黃、雙花、連翹宣肺解表,桔梗、川貝止咳化痰潤肺,桃仁、杏仁、地龍止咳平喘,甘草止咳調(diào)和諸藥。
雙花、連翹有較強(qiáng)抗菌抗病毒作用,小兒咳喘在病理上多有充血水腫面致炎癥,桃仁有使水腫迅速消退作用,知母、柴胡有退熱作用,地龍能抑制平滑肌痙攣,從而起到平喘作用。
本方輕動靈活,宣表散邪,化痰止咳平喘,更隨不同的證型靈活加減,故治療小兒咳喘有滿意療效,咳喘并非小恙,施治不妥,可纏綿難愈,甚至釀成大病,因此對小兒咳喘必須盡早醫(y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