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①患者仰臥位,取關元、氣海、曲骨、子宮穴,用中指揉法,每穴3~5分鐘,以皮膚紅暈為佳。
②患者俯臥位,取腎俞、氣海俞、次髎穴,用中指揉法,每穴3~5分鐘,以皮膚紅暈為佳。
③在腰骶部涂以介質,用小魚際擦法橫擦腰骶部,以患者感到熱力滲透為佳。
④捏脊5~7次。每日1次,以經期3天開始至月經期末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西醫學把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前者又稱功能性痛經,系指生殖器官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者,后者多繼發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質性病變,如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婦科腫瘤。
功能性痛經容易痊愈,器質性病變導致的痛經病程較長,纏綿難愈。對于月經病癥,中國傳統醫學中早有記載。古代醫家認為沖任督脈,一源而三岐也,皆起于胞中,月經病與三者的盈虧密切相關。
劉完素在《婦人胎產論》中說:“婦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間,皆屬少陰;天癸即行,皆從厥陰論;天癸已絕,乃屬太陰經也。”婦人一生之中在不同的年齡段,于肝、脾、腎的關系有所不同。
它的發生與沖任、胞宮的周期性生理變化密切相關,主要病機在于邪氣內伏或經血素虧,更值經期前后沖任二脈氣血的生理變化急驟,導致胞宮的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或胞宮失于濡養,“不榮則痛”,所以,治療本病應以通為主,以補為佳。
手法皆應以輕柔,補益的手法為主。根據《靈樞·經脈》中各經絡循行所說,曲骨、中極、關元分別為足厥陰、足太陰、足少陰三經與任脈在腹部交匯之處,故取三穴操作有取肝、脾、腎三經之精血充養沖任,濡養胞宮之意。
督脈貫脊屬腎,得腎中命火溫養全身,故揉腎俞穴,橫擦腰骶部,捏脊,皆可鼓動一身之陽氣,溫養一身之氣血。沖脈“滲三陰”,“滲三陽”,為十二經氣血匯聚之所;
是全身氣血之要沖,沖脈之氣血充盛,才能使胞宮有行經孕胎的生理功能,故從肝、脾、腎三臟為婦人氣血之基的理論基礎上治療本病,以調理沖、任、督三脈氣血為主,取得滿意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