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針刺療法:
采用“下焦及遠端法”針刺,即:重在取下焦及遠端補益要穴為主治療。下焦取穴:關元、氣海、中極、腎俞、命門、次骨羽人彡,每次選取其中3個為主穴輪流針刺。遠端取穴:合谷、太沖、血海、地機、足三里、三陰交、太溪,每次選取其中4個為主穴輪流針刺。配穴:腰痛加委中、昆侖;干咳加魚際、列缺;便秘加承山、支溝;胃痛脹滿加陽池、復溜;抑郁、心理負擔重加內關、陽陵泉。
操作:穴位常規消毒,取直徑0.25 mm,長40 mm的毫針針刺上述各穴,均用補法,令較為和緩的針感持續傳至腰腹及盆腔區。每次留針30分鐘,中間行針1次,于月經前1周針刺3次,行經期針刺2次,隔日1次。
中藥治療:
予自擬補益經驗方。藥物組成:益母草15 g,熟地黃12 g,當歸12 g,山藥12 g,炙黃芪15 g,黨參12 g,白術12 g,丹參10 g,白芍藥10 g,赤芍藥10 g,川芎10 g。
伴胸脅痛加三七粉(沖)3 g、郁金12 g;伴脫發加何首烏15 g、淫羊藿10 g;伴痤瘡加陳皮12 g、黃芩10 g;伴失眠加遠志12 g、茯神10 g。
用法:上藥加水約500 mL,煎煮約35 min,取汁200 mL,復煎加水300 mL,煎煮約25分鐘,取汁150 mL,與前汁混合分2次早晚溫服,每日l劑。
3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
中醫學認為痛經的病機主要是沖任二脈氣血流注失常,胞宮失于濡養,以致“不榮而痛”;或在經期受到外邪侵襲,引起沖任瘀阻或寒凝經脈,使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血流通受阻,導致“不通則痛”。原發性痛經主要病機為“內外相因,沖任瘀阻”;繼發性痛經主要是由于胞宮器質性病變或其他疾病所致。
痛經病位在沖任及胞宮,變化在氣血,腹痛為其主要臨床表現,就本質而言以虛為本,因無論是外邪侵襲、內外之邪互結,還是胞脈失養,都是在正氣虛弱、邪氣亢盛、正不勝邪的基礎上產生的。故治療以補為重。
針刺根據治療原則及具體局部、經絡辨證,取下焦及遠端部補益要穴施補法。關元、氣海、中極為任脈補益調經止痛要穴,由于任脈為陰脈之海,主行于腹陰,諸陰經均直接或間接交會于任脈,其中關元、中極為足三陰經交會穴,關元、氣海均是全身四大補益要穴之一,此三穴均具有大補元氣、溫腎壯陽、益精養血、祛寒化瘀之功。
《素問·骨空論》王冰注:“所以謂之任脈者,女子得之以任養也。” 《十四經發揮·十四經脈氣所發》曰:“督之為言都也,行背部之中行,為陽脈之都綱。”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諸陽經及陽氣,命門為督脈益腎補虛要穴,具有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的作用;次骨羽人彡、腎俞是養腎安腰之太陽經要穴,功擅益血調經,溫中止痛;合谷、太沖合稱四關穴,具有助陽益精、滋養肝腎的作用;足三里為胃經合穴、下合穴,是全身強壯穴之一,活胃土,運氣血,強腰腎,調經血;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濡養胞宮;太溪為腎經原穴、輸穴,活血止痛,溫經調元;地機、血海是足太陰脾經穴,理氣調血。
補益經驗方用藥均為婦科調經之要藥,方中熟地黃、當歸、山藥、炙黃芪、黨參、白術補氣養血,壯陽調經,溫散宮寒,通經止痛;益母草、丹參、赤芍藥、白芍藥、川芎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諸藥合用,理氣而不耗氣,活血而不破血,溫經而不傷陰,使瘀化寒散,經調痛止。針藥結合重用補法治療痛經療效確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