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屬祖國醫學的“眩暈”范疇,雖然病位在頭腦,但與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有密切關系,其根本在于髓海不足,為本虛標實之證。《靈樞·海論》述:“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此病以虛證為多見。
腹針療法以神闕調控系統為核心,通過以針刺腹部穴位調節臟腑失衡來治療全身慢性疾病和疑難病為主要適應證的一種新的微針系統針灸方法,它以神闕(即肚臍)布氣假說為核心,是能夠對臟腑、經絡和全身進行宏觀調節的治療方法。人之先天,從無形的精氣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賴于神闕系統,因此,神闕系統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體調控系統,是人體最早的調控系統和經絡系統的母系統,具有向全身輸布氣血的功能與對機體宏觀調控的作用,腹針治療能補其不足,充分發揮“治病必求于本”的功效,適合本虛標實之“眩暈”。
治療方法:
主穴:引氣歸元(中脘、下脘、氣海、關元)。輔穴:商曲(雙),下脘上(下脘上5分),滑肉門(雙),根據頸椎諸椎體增生的部位取穴(例如第幾節頸椎增生的加其在腹部的相應點)。隨癥加減:肝腎陰虛型加氣旁(氣海旁開5分);氣血虧虛加雙側氣穴(關元旁開5分);痰濕阻滯型加大橫(雙);頭痛加陰都(雙)。患者前3天每天1次,3天后隔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
觀察周期:1個療程為1個觀察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