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瘺管簡稱肛瘺,是肛管直腸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其內口位于齒線附近,外口位于肛門周圍皮膚上,長年不愈。
一、病因與分類
大部分肛瘺由肛門直腸
膿腫破潰或切開排膿后形成。膿腫逐漸縮小,但腸內容物仍不斷進入膿腔,在愈合縮小的過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暢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圍有許多疤痕組織,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行走在內外括約肌附近,外口皮膚生長較快,常有假性愈性,引起反復發作。管道的感染多數為膿性感染,少數為結核性。
根據瘺口和瘺道的位置、深淺、高低以及數目,其分類有:
(一)外瘺和內瘺 外瘺至少有內外二個瘺口,一個在肛門周圍皮膚上,多數距肛門2~3厘米,稱為外口,另一個在腸腔內,多數在齒線處肛竇內,稱為內口,少數內口在中齒線上方,直腸壁上。內瘺的內口與外瘺相同,并無傷口,臨床所見90%為外瘺。
(二)低位瘺和高位瘺 瘺道位于肛管直腸環平面以下者為低位瘺,在此平面以上為高位瘺。后者對治療方法的選擇有關。
各種類型的肛瘺
(三)單純性肛瘺和復雜性肛瘺 前者只有一個瘺管,后者可有多個瘺口和瘺管。
從臨床治療角度以肛瘺和括約肌的關系較重要,可分為:①括約肌間型——最常見一種,內口位于齒線,瘺管在內外括約肌間行走,外口在肛門周圍皮膚;②經括約肌型——瘺管經外括約肌及坐骨肛管間隙而在肛周圍皮膚上穿出;③括約肌上型——不常見。瘺管同上穿破肛提肌而在肛門周圍遠處皮膚上穿出;④括約肌外型——少見,內口在齒線上直腸壁,外口在肛周遠處皮膚上,瘺管在內外括約肌外,經肛提肌而下(圖2-105)。
肛瘺的四種解剖類型
二、臨床表現
流膿是主要癥狀,膿液多少與瘺管長短,多少有關,新生瘺管流膿較多,分泌物刺激皮膚而瘙癢不適,當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瘺管內膿液積存,局部腫脹疼痛,甚至發熱,以后封閉的瘺口破潰,癥狀方始消失。由于引流不暢,膿腫反復發作,也可潰破出現多個外口。較大較高位的肛瘺,常有糞便或氣體從外口排出。檢查時外口常為一乳頭狀突起或是肉芽組織的隆起,擠壓有少量膿液排出,多為單一外口,在肛門附近。也有多個外口,外口之間皮下瘺管相通,皮膚發硬并萎縮。也有多個外口位于兩側,瘺管成“馬蹄形”,直腸指診在病變區可觸及硬結或條索狀物,有觸痛,隨索狀物向上探索,有時可捫及內口。若外口不整齊,不隆起,有潛行邊緣,肉芽灰白色或有干酪樣稀薄分泌物,應懷疑為結核性肛瘺。
肛瘺內口是原發病灶部位,定位不清必然造成治療上失敗,因為切除或切開內口是治愈肛瘺的關鍵。尋找和確定的肛瘺內口的方法有:
(一)肛鏡檢查 直視下看到齒線全部,內口常在紅腫發炎的肛瘺,有分泌物,對可疑的肛隱窩可用銀質園頭探針探入。
(二)探針檢查 先于肛門內插入手指,用銀質園頭探針,由外口沿管道向腸腔方向輕輕探入,完全性肛瘺,腸腔內手指在齒線附近可摸到探針確定內口,探時切忌盲目用力,免成假道,使感染擴散。
(三)染色檢查 將干紗布放入直腸內,將美蘭1~2ml由外口徐徐注入,然后拉出紗布,如有染色,即證明有內口存在。
(四)手術檢查 切開瘺道,沿瘺道尋找內口,一般容易找到。
三、治療
(一)急性感染發作期,應用抗菌藥物,局部理療,熱水坐浴,膿腫形成應切開引流。
(二)瘺管切開術 適用低位單純性肛瘺,內外括約肌之間的外瘺。切開瘺管僅損傷部分內括約肌,外括約肌皮下部及淺部,不會引起術后肛門失禁。一般在鞍麻下,用探針由外口插入,通透瘺管的內口穿出,沿探針方向切開瘺管,將腐爛肉芽組織搔爬干凈,為保證瘺管從底部向外生長,可將切口兩側皮膚剪去少許,呈底小口大的“V”形傷口,同時注意有無分支管道,也應一一切開。
(三)掛線療法 適用高位單純性肛瘺,即內口在肛管直腸環平面上方,手術切斷可引起肛門失禁。采用瘺管掛線,使要扎斷的括約肌與四周組織先產生粘連,因結扎后局部缺血、壞死,經10~14天后自行斷裂,此時不發生收縮失禁,瘺管敝開成創面,達到逐漸愈合。方法:將探針從外口經瘺管在內口穿出,探針引導一無菌粗絲線或橡皮筋,將此線從內口經瘺管而在外口引出(圖2-106),然后扎緊絲線。掛線時須注意:①找到內口的確切位置,不可造成假道,免手術失敗;②收緊絲線或橡皮筋前,要切開皮膚及括約肌皮下部,以減輕術后疼痛,縮短脫線日期;③結扎要適當收緊,過松不易勒斷瘺管。術后熱水坐浴,經3~5天再拉緊一次,一般在2周可完全斷裂。
(四)肛瘺切除術 適用低位單純性肛瘺,與切開不同之處在于將瘺管及周圍組織分開并切除,直至顯露健康組織創面內小外大,一般不縫合,術后坐浴、換藥、直至愈合。高位或復雜性肛瘺在手術中要注意保護肛管直腸環,免術后大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