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患者術前行硬質鼻內鏡下鼻腔詳細檢查,行淚囊碘油造影。
(1)患者仰臥位,常規消毒、鋪巾。(2)用含1‰腎上腺素的1%地卡綿片(1%地卡因10ml+1‰腎上腺素2ml)作鼻腔粘膜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加適量1‰腎上腺素)行鼻丘及中鼻甲前端粘膜下浸潤麻醉。
(3)應用鼻內鏡0°和30°鏡及攝像監視系統下將中鼻甲前端附著處鉤突為后界的鼻粘膜作弧形切口至骨面,向前分離并切除粘膜,在中鼻道前端切除15mm×15mm“口”形粘膜,并切開粘骨膜,向后分離至鉤突前緣,用骨鑿鑿除部分上頜骨額突及淚骨,分離淚骨前部并用咬骨鉗將其咬除,形成直徑約1cm×1.5cm的骨窗,暴露淚囊。
(4)用探針自淚小點插入至淚囊,在探針引導下,用鐮狀刀切開淚囊并去除淚囊內壁,根據淚囊大小,盡量開大淚囊窗口,窗口可達淚囊內壁2/3大小,清除骨窗周圍骨屑及粘膜組織,沖洗淚囊。
(5)合并鼻息肉鼻竇炎患者行“功能性鼻內鏡手術”(FESS術),鼻中隔偏曲先行鼻中隔矯正術。
(6)術后造口處放置少許明膠海綿壓迫止血,同時行功能性鼻內鏡手術者行凡士林紗條填塞。
術后按常規應用抗生素5天,每日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術后24小時清除造口處明膠海綿,沖洗淚道1次/天,鼻腔滴呋麻滴鼻液每日數次,術后1周在內鏡下清理鼻腔造口痂皮及分泌物。
鼻內鏡下鼻內鼻腔淚囊造口失敗原因由于造瘺口處肉芽增生,瘢痕收縮至瘺孔閉鎖,但骨窗已經存在,再次手術往往只需內鏡下切除造瘺孔周圍軟組織,或放置擴張管即可,較簡單有效。
對合并鼻部疾患如鼻腔鼻竇炎癥或解剖異常的患者,單行鼻腔淚囊吻合由于鼻竇炎癥導致手術失敗,而行鼻內鏡下鼻內手術可同時清除鼻腔鼻竇病變,保證手術成功,減少多次手術給患者造成的痛苦。
鼻內鏡下鼻內鼻腔淚囊造口術損傷小,并發癥少,可避免鼻外手術內毗部血管、韌帶的損傷;以鉤突為后界,可避免眶內損傷。
另外,術后無面部瘢痕,適合年輕患者及瘢痕體質患者。鼻腔淚囊造口術在處理淚囊造口瓣時一般均采用放置擴張管固定鼻內(需要眼科醫師配合手術)不僅手術煩瑣,而且易造成患者不適,且容易局部感染、肉芽增生,或采取腦科銀夾固定粘膜瓣,且很多基層醫院欠缺器材,操作難度較大,不容易掌握,本手術相對擴大淚囊造口使之不易閉合,可以不需要銀夾固定粘膜瓣,或擴張管置之固定,對器械要求低,患者術后不適反應小,一次性手術,技術操作簡捷,易于掌握,費用低。
經鼻內鏡下行鼻腔淚囊擴大造口術具有操作簡便,損傷小,恢復快,無面部瘢痕,可同時處理鼻腔疾病等優點,而且其并發癥少,成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