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給予頸舒顆粒內服,每次6g(1袋),每天3次,飯后溫開水沖服,1個月為1個療程。
推拿治療:
①患者仰臥于床,醫生取坐位。雙手置于頸后,交替勾揉頸部肌群5分鐘,拿揉肩部肌群2分鐘,以前臂置于頸后作支點,另一手托下頜拔伸頸部約1分鐘,緩緩放松;雙手食指或中指勾揉風池、風府、天柱穴,加顫法各1分鐘,一指禪顫法施以太陽穴1分鐘,一指禪推法由印堂至百會操作1分鐘,點按四神聰1分鐘,按揉睛明穴、攢竹穴1分鐘;
②患者俯臥,揉肩、背部肌群,推督脈3分鐘;
③患者取坐位,醫者以揉、拔、拿法施于頸、肩部,點按天宗、肩井、秉風、肩外俞等穴,輕叩背部結束手法治療,共約20分鐘。
每日1次,每周6次,2周為1個療程。依具體情況行頸椎牽引治療,牽引每天2次,每次30分鐘,持續牽引,牽引重量為7~10kg;牽引時頭頸宜前屈10°~15°。
頸椎病屬于中醫“痹證”范疇。現代醫學認為,頸椎病多以韌帶肥厚鈣化,椎間盤退行性改變,骨質增生等引起椎間孔變窄,使頸椎內外平衡失調,刺激或壓迫頸部血管、神經、脊髓而產生一系列癥候群。
頸舒顆粒方中君藥三七,活血化瘀止痛,為骨傷要藥;臣藥當歸補血活血,紅花祛瘀生新,川芎為血中之氣藥,行氣活血,3藥協同增強三七活血化瘀之功;佐以肉桂、天麻,因病在骨縫,氣血與風寒搏結,非肉桂溫陽通脈,不能化瘀散痹,天麻入肝經,善治麻木眩暈,風寒濕痹,肢體拘攣,與行氣活血藥相伍,效果更佳;使藥人工牛黃,性涼,功能清熱開竅,其開竅通絡之力,遠非芳香透絡之品可比,雖其性寒涼,但與肉桂同用,以肉桂之辛溫,既可克服牛黃寒涼之弊,又能助其開竅通絡功能的發揮,引諸藥直達病所,共奏活血化瘀,溫經通絡之功效。
頸椎病的病機核心是氣血瘀阻,經絡痹澀,治療以活血通絡,祛邪止痛為主要原則。活血化瘀藥可改善微循環,促進水腫消除,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采用頸舒顆粒與推拿內外結合的治法,在內行氣活血,化瘀通脈;在外松解關節,調整脊柱位置,矯正畸形,從而解除壓迫,緩解血管痙攣,降低血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環,調整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消除炎癥反應,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