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針刺方法:
患者俯臥位,選用直徑0.3~0.35mm、長40~100mm毫針。穴位常規消毒。督脈諸穴及肩中俞以40mm毫針分別直刺25mm和20mm,環跳穴以75~100mm毫針直刺80mm左右,其余各穴以50mm毫針直刺25~40mm。
電針接雙肩中俞;神經根型接相應夾脊穴、肩和曲池;椎動脈型接雙風池、大椎和百會;脊髓型接環跳和陽陵泉;交感神經型接大椎和風府、雙心俞。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0天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3天。
針刀:
選用直徑1mm、針身長7cm的斜刃針刀,在壓痛最敏感處,先常規消毒,再以1%利多卡因局麻,然后行針刀,刀刃與肌肉走行方向一致,垂直進針刀,到達骨面后將針刀提起2mm,進行縱行疏通、橫向撥離,拔出針刀后用無菌棉棒按壓片刻后敷創可貼。
本病屬祖國醫學的“肩背痛”等痹病范疇。其致病因素是在人體正氣不足的前提下,風寒濕邪侵襲肌表,客于筋脈,注于經絡,留于關節,氣血失和而痹阻,不通則痛。治療的關鍵是祛除風寒濕邪。
揚刺之法,載于《靈樞?官針》篇:“揚刺者,正內(納)一,傍內(納)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博大者”。大椎穴居督脈之上,督脈循身之背,“為陽脈之海”,其脈氣通過大椎穴與手足三陽經交會。揚刺大椎穴,祛風除濕并可增強機體抗御風寒濕邪的能力,輔以以痛為腧、分型取穴,實現了通經活絡、蠲痹祛邪的治則,達到了標本兼治的目的。
加用電刺激,可提高針刺的效應。針刀可解除軟組織的粘連、攣縮及瘢痕,數法合用,療效互補,因此,結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