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針刺方法:①取穴:頸夾脊穴為主。局部配穴:阿是穴加大椎、雙風池、雙天柱、風府、頸四穴(頸6,7椎旁開5分左右各2穴);辨證配穴:伴頭暈、頭痛加風池,伴肩胛痛加秉風、天宗,伴肩臂痛、麻木加曲池、外關、合谷、阿是穴。以上穴位(除大椎外)均取患側,每次取9穴左右。
②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穴位皮膚常規消毒,用1.5寸毫針與皮膚呈垂直刺入。一般根據患者胖瘦可刺入0.6~1.2寸,以有麻酸脹感為好,針感傳至患側肩、前臂、手指為佳。得氣后停止進針,提插捻轉數次,再予留針。其他配穴均按常規針刺,各穴針刺均用平補平瀉法。
得氣后,在針柄上接上治療儀的導線,選用間斷波,電流強度以患者癥狀緩解為度,選用中等頻率,留針20~30分鐘。若患者癥狀重,在留針期間可加大1次電流量。1次/日,10次為1個療程。
按摩:①手法:以按、揉、滾、搖、拔伸為主。手法輕柔。 ②操作:針刺結束后,患者坐位,頭稍向前俯,醫者先以拇指沿督脈自風府至大椎、頸背部、兩側膀胱經,及小腸經處反復按揉,再用滾法,待肌肉松弛、皮膚柔軟后,用一手扶住患者頭頂,另一手輕輕托起下頦,使頸部作徐徐、輕緩的拔伸,左右旋轉搖動,并囑患者保持放松頸部,待頸項肌群完全放松時,可迅速向患側加大旋轉幅度,此時常可聽到“喀嗒”響聲。
接著醫者站在患者背后,用雙手拇指頂在枕骨后方,掌根托住兩側下頜關節的下方,并用兩前臂壓在患者兩肩,用力向上拔伸。最后用手掌面在頸、背部作直線來回摩擦等放松作用。如伴肩臂疼痛、麻木者,將按、滾、拔伸、搖、抖、搓法均施于患處。隔日1次,5次為1療程。休息3天,再進行下1個療程。
現代醫學認為,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脊髓、椎動脈或交感神經引起的一系列癥狀。頸夾脊穴每穴下都有從相應椎骨下方發出的脊神經后支及其相應的動、靜脈叢。故針刺頸夾脊穴可以直接刺激脊神經后支,一方面刺激脊髓釋放化學傳遞物質,產生鎮痛作用,另一方面還具有主治相應的神經節段分布區域疾患的作用;
同時還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代謝和營養血管神經,并在交感神經的調節作用下,使病灶局部的炎癥、水腫吸收,緩解頸、肩、背肌肉痙攣。
針刺后再通脈沖電流,可增強針感刺激,而按摩治療有利于緩解肌肉痙攣,拉寬椎間隙,解除神經根受壓,并松解神經黏連。中醫認為,針刺頸夾脊穴,可通過督脈以補腎壯骨,疏通膀胱之經氣以祛風除濕,散寒通絡;而按摩能行氣活血。
根據頸椎病的病理及中醫基本理論: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的寶貴遺產,在許多慢性病的治療上都有它的獨到之處,對頸椎病的治療同樣有效,它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止痛的功能,對頸椎病的頸肩及上肢麻木、疼痛有很好的療效。
按摩手法可以增大椎間隙,疏通經絡,調理氣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局部充血水腫的消散,無菌性炎癥的吸收使受壓迫的神經、脊髓和椎動脈得以緩解,肌肉的拘攣得以松弛,粘連得以松解,從而達到消除疼痛的目的。
該手法的重要之處在于牽拉拔伸與搖法的實施,牽拉拔伸可有效伸張頸部肌群,緩解其痙攣,搖法可以增加椎間隙寬度,緩解神經壓迫癥狀,并為彈拔點按手法的應用作鋪墊。
對于彈拔點按手法的應用,應先輕后重循序漸進,彈拔手法應輕松靈活,點按痛點穴位持續30秒鐘,沿頸肩斜方肌之走向順筋理筋,多種手法綜合應用,從而達到舒筋活絡手到病除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