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中藥組成及用法:止咳湯組成:炙麻黃、杏仁、白果、黃芪、白術、太子參、黃芩、訶子、五味子、烏梅、虎杖、百部、甘草。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服;30天為1療程,2療程。
小兒過敏性咳嗽是小兒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由于他們的支氣管黏膜嬌嫩,抵抗外界病菌感染的能力低,因而很容易發生炎癥,引起咳嗽。小孩咳嗽本是一種排除呼吸道痰液和異物的有效途徑,但是對于頻繁發作、難以控制的過敏性咳嗽來說,就應當充分引起重視。
小兒過敏性咳嗽的臨床特點為咳嗽持續或反復發作≥1個月,常在夜間及清晨出現發作性咳嗽,運動后加劇。臨床無感染征象(如發熱等),或長期服用抗生素(消炎藥)無效。用支氣管擴張劑(氨茶堿等)可使咳嗽癥狀緩解。有個人過敏史(嬰兒濕疹、蕁麻疹、對某些食物過敏)及家族過敏史(父母及親戚有過敏性鼻炎等)。
在防治過敏性咳嗽的問題上,普遍患者反映,用大量的抗生素來消除呼吸道感染,最初可能還較好,用多了還很容易產生耐藥性,其治療效果也并不明顯,而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可使咳嗽發作緩解,這一點也是診斷過敏性咳嗽所需的基本條件。
在臨床上,咳嗽變異性哮喘常常被誤診為支氣管炎、反復呼吸道感染,有些很典型的病例,由于診斷不清,一直按細菌感染用抗生素治療,并因為治療不滿意,抗生素應用不斷升級,影響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所以,尋找安全徹底的根治過敏性咳嗽的治療方法,成為眾多患者的迫切需求。
中醫中藥在小兒過敏性咳嗽的診治上具有獨到之處,每能收到良效。中醫認為,小孩子屬“純陽之體”,像“旭日東升”,其陽性體質,易發熱,易驚風,一般少有寒、虛體質,即使是受了風寒,也容易入里化熱,因此所患病中熱病為多,因此,多用清熱藥,溫藥少用。
孩子還因“未長好”,有“肺常虛,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點,“肺常虛”以致易感冒,“肝常有余”以致易發燒高熱抽筋,“脾常不足”以致易吐易瀉。從以上3個身體特點來說,小兒應在診斷用藥上皆與成人不同。
止咳湯為自擬湯,其中麻黃配杏仁宣肺平喘,麻黃堿能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杏仁含苦杏仁苷,經水解產生的微量氫青酸能鎮靜呼吸中樞。白果入肺腎經,功能斂肺平喘,含有銀杏苦內脂,有較強的平喘作用。
黃芪補氣固表,配白術、甘草增強補中益氣健脾功效。太子參有健脾補肺益氣生津作用。參術芪合用正是現代醫學所說的增強人體免疫的最佳組合。
本方重用黃芪是由于黃芪抗過敏作用顯著,黃芪中含有黃芪苷和黃苓素,黃苓素的藥理活性結構與色甘酸鈉一樣,具有色酮環,對變態反應有抑制作用。訶子、五味子、烏梅味酸,有劍肺止咳抗過敏作用。
虎杖含有大黃素、大黃酚、大黃酸、維生素C等,有清熱解表鎮咳平喘之功。百部入肺經,有潤肺止咳作用,對新久咳嗽都有效效。全方共奏益肺喘止咳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