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選穴:耳穴主穴是神門、心、腎、皮質下、交感。伴頭痛脅痛煩躁易怒者加相應部位,前額頭痛加額,兩側頭痛加顳,后頭痛加枕,同時加胸、肝膽;伴胸悶脘痞,口苦痰多者加脾;手足心熱,頭暈健忘,神疲乏力者加胰、內分泌;心悸膽怯者加腦。
操作采用壓痛法,仔細在取穴的區域內探察敏感點,壓迫后以局部灼痛、發熱為判斷標準,找準后用75%的酒精棉球在耳穴上做常規消毒,用傷濕止痛膏剪成0.5cm×0.5cm的方塊,用75%酒精浸泡過的王不留行貼于每個穴位敏感點上,按壓約3分鐘達到局部灼痛、發熱為止,輕者取單側,重者取雙側,每天按壓3~5次,每次以灼痛發熱為度,特別是臨睡前必按1次,每3天1換,5次為1個療程。
《類證治裁?不寐論治》曰:“陽氣自動而之靜,則寐;陰氣自靜而之動,則寤?!比说恼K邫C理是陰陽之氣自然而有規律轉化的結果,這種規律一旦破壞,就可導致不寐的發生。臨床上發現特別是臨考之前的學生,由于用腦過度,精神緊張引起者較多;更年期婦女亦較多。
《景岳全書?不寐》中說,“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清代名醫醫案精華?陳良夫醫案》“心火欲其下降,腎水欲其上升,斯寤寐如常矣?!币虼嗽谥委熒线x擇鎮靜安神,調節陰陽為大法。
神門鎮靜安神;皮質下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心主神明為火臟,腎藏精為水臟,兩者水火相濟則神志安寧,配合脾主運化,小腸與心相表里,此兩穴可健脾,益心血,補心氣;肝為木,木生火,補肝可補心;胰膽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以助氣血化生而補心氣;交感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改善煩躁緊張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內分泌可以調節身體內分泌功能,起到補腎陰的作用。
祖國醫學認為“十二經通于耳”“耳為宗脈之聚”,人體各臟腑器官在耳廓上皆有相應代表區,并有規律的分布在諸耳穴上。此植物神經的皮膚―內臟反射機理為耳穴壓豆治療失眠癥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