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常規治療:
利尿、輸注蛋白、限制鈉水攝入、保肝及對癥處理。
中醫治療:
加用加味胃苓湯,組方:炒蒼術6g,厚樸6g,炙甘草6g,白術10g,茯苓10g,豬苓10g,桂枝6g,澤瀉10g,黃芪30~60g,炒大黃6~15g,丹參15g等;
加減如下:如舌質紅,口干去桂枝,加北沙參、生地;黑便、嘔血加三七粉、藕節炭、仙鶴草;小便不通加車前子、蔥白;神昏加菖蒲、郁金、藿香、安宮牛黃丸;腹痛拒按,肌膚甲錯加赤芍、元胡;腹脹甚者加瞿麥、檳榔、青皮;黃疸明顯者加茵陳、虎杖。
服用方法:上藥煎水200ml,分2次口服;每日1劑,2周為1個療程。
肝硬化腹水歸屬祖國醫學鼓脹范疇,病機為肝、脾、腎功能失調,氣血水互結所致,古醫籍又稱單腹脹、口鼓、蜘蛛蠱等。屬“風、癆、鼓、膈”四大頑癥之一。
其屬本虛標實,虛實錯雜之癥,臨床治療當補虛瀉實,疏通兼備,以達氣血調暢,水道暢通。臨床常用十棗湯、舟車丸、己椒藶黃丸等方,均有峻遂之功,但有耗陰傷正之弊,且短期病情易反復波動。
胃苓湯有健脾利濕之功,小劑量用有活血利水之效,臨床加用大量黃芪以扶正、益氣、利水,現代管理研究有調節機體免疫力;降低乙肝標志物滴度或使其轉陰;加炒大黃以活血、瀉下、通腑調暢之用;丹參有抗脂質過氧化及抗纖維化,活血化瘀作用。
全方合用達攻補兼施,活血理氣利水之用,以達平緩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