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來立信0.2g、替哨唑0.4g靜滴,1次/12小時,10天為1個療程。配合微波照射小腹,距離15~20cm,輸出功率30~40w,每次照射20~30分鐘,1~2次/天。
在此治療基礎上,配用中藥保留灌腸,基本方組成:紅藤、敗醬草各30g,蛇舌草、薏苡仁、土茯苓、忍冬藤、蒲公英、魚腥草各20g,地丁草15g,白茯苓、黃柏、車前草各10g。
加減法:脾胃虛弱,胃納不佳,加砂仁、炒谷麥芽;小腹脹,加香附、枳殼;小腹痛重,加延胡索;婦科檢查附件包塊明顯者加三棱、莪術,1劑/天。
用法:規范煎煮,1個療程藥一次煎煮,共10劑,煎取2000ml,每包200ml,備用。于每晚睡前取藥汁進行保留灌腸,每次1包,10天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5~7天,經期停用。灌腸前囑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左側臥位,臀部抬高10~15cm,以利于藥液保留。
藥液加熱至39~41℃,連接一次性輸液器及肛管,肛管插入深度15~20cm,調節滴速為60~100滴/分鐘,囑患者臥床時間不能少于6小時,藥液保留時間越長越好。配合微波治療。
根據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可歸屬于中醫的“婦人腹痛”、“帶下病”、“婦人癥瘕”等范疇。主要由于濕邪內侵,滯留下焦,導致濕熱瘀毒并存,久之則氣血瘀滯,絡脈失和,甚至結成瘀塊,治療以清熱利濕,行氣祛瘀為主。藥理學顯示,方中多種中草藥具有消炎抑菌、活血止痛、增強免疫等作用,對慢性盆腔炎起到逆轉與修復的作用。
中藥保留灌腸,取藥液溫熱的作用,使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藥物吸收;其有效成分通過腸粘膜吸收直接進入盆腔組織,使盆腔的藥物濃度增高,并直接滲透到病變部位。
配合理療,可進一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粘連的軟化和炎癥的吸收,以提高療效,縮短病程。
人們對中藥灌腸多抱有緊張恐懼心理,灌腸前要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取得患者配合。灌腸宜選擇患者睡前進行,囑患者排空大、小便,以增加臥床時間,以便使藥物更好吸收。
灌腸時動作應輕柔,嚴格把握藥液量、溫度、肛管插入深度、臥位及藥物保留時間。灌腸中途患者若出現腹脹或便意感,囑患者深呼吸,同時減慢滴速,以減輕不適。
注意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若出現脈速,面色蒼白、出冷汗、腹痛等癥狀,應立即停止灌腸,并及時與醫生聯系。灌腸后藥物保留時間越長越好。行微波理療時,應全身放松,不得隨意懸空,改變位置或自行加大強度,以免灼傷。
本病的治療康復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治療前要向患者講清楚,并講解有關慢性盆腔炎的知識,鼓勵患者持之以恒,以最佳狀態密切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