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基本用藥:炙黃芪10~15g,當歸10g,川芎10g,牛膝10g,赤芍10g,紅花10g,丹皮或丹參各10g,黃芩10g,郁金、枳殼各10g。
辨證加味:依頭痛位置及癥狀:頭痛位于前額加白芷,兼目澀不明加杞菊、決明子;位于兩頭角、巔頂加藁本,痛甚入細辛;位于后腦兼頭昏入藁本、寄生、葛根;位于太陽穴入山梔、丹皮、柴胡;痛處不定入防風;性躁易怒、眠差入珍珠母、石決明、天麻、鉤藤、路路通;心煩入山梔、黃連;頭痛、嘔惡入半夏、白術、代赭石;氣滯血瘀明顯入桃仁、澤蘭。
用法:以上每劑兩次煎取藥液約250ml左右,日服2次(亦可用免煎藥,每劑早晚分兩次沖服)。1周為1療程,一般經過2~3療程治療。
血管性頭痛又稱偏頭痛,多見于青壯年,有資料顯示頭痛的人群發病率為40%,偏頭痛患病率女性為23%~24%,男性為15%~20%,兒童中偏頭痛的發病率約占4% 。偏頭痛發病率高而治愈率較低,是目前醫學界公認難題。
運用中醫藥理論,辨證結合辨病(綜合中西醫病因病機、病理生理),以益氣活血(化瘀)法治療血管性頭痛,經長期觀察無出血或其他副作用,對偏頭痛伴有低血壓者尤宜。
祖國醫學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乃氣血交會之所;頭位于巔頂,易為風傷;腦主神明、為清陽之府,宜潔凈曠達,腦之氣血調和則人精神飽滿,精力充沛,謂之“有神”。反之或風邪羈留不去,或外力不慎撞擊,或七情所傷,或勞倦失調,皆可使腦之氣血失調、經絡阻滯,清府失于曠達,不通則痛而發生頭痛、頭脹則天旋地轉頭目昏暈,亦可謂之“失神”。
故頭痛之基本病變為氣血關系失常,在此基礎上產生血滯、氣滯、血瘀、痰阻等病理改變(及產物),這與現代醫學關于偏頭痛發病機制的認識(血管收縮功能紊亂、血小板功能失調、五羥色胺、前列腺素等對腦血管的調節功能失常)曲同功,僅理論體系不同而已。
本文基本方以黃芪補氣行血,當歸、川芎、牛膝、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郁金、枳殼行氣通絡,黃芩清肝涼血且有擴血管作用,全方共奏補氣活血、行氣通絡之功。
補氣活血之中藥已經大量臨床及藥理研究證明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血管上皮功能、疏通微循環作用,目前廣泛應用于心腦血管臨床;而辨證加味藥多屬辛溫散寒、走竄經絡之品,有助于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并且針對“風性向上”“風邪善行數變”之病因病機特點。縱觀全方攻補兼施、寒熱并用、剛柔相濟,避免了蟲類藥及某些西藥副作用,服用十分安全。
現代醫學頭痛成因很多,除去器質性病變之外,僅就血管性頭痛,分型就較繁雜,治療亦十分棘手。根據臨床實踐來看,中醫模糊診斷更為客觀現實。以補氣活血通絡為基本大法,氣虛者當扶正,氣不虛者通過補氣則氣行血行并引藥上行,氣血運行恢復正常則清陽之府自司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