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在治療期間繼續口服原降糖藥,加服下方:茵陳20g,大黃18g,枳殼15g,郁金15g,姜黃15g,白芍18g,炒梔子18g,黃連10g,金錢草20g,赤芍20g,云苓20g,地膚子18g,車前子18g,甘草5g。
加減:氣虛加人參、黃芪;脅痛加莪術、元胡;惡心加半夏、竹茹;口苦加膽草、黃芩。
用法:每日1劑,8~12周為1個療程,
糖尿病人常合并膽石癥。其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有學者認為,糖尿病人所存在的膽囊運動障礙是膽囊結石形成的重要原因。紅霉素、膽囊收縮素(CCK)等具有促使膽囊收縮的作用,可改善糖尿病人膽囊運動功能。尤其是膽囊收縮素,近年來的研究提示可能與糖尿病的發病存在密切關系,并且具有潛在的糖尿病治療作用,已成為開發治療糖尿病新藥的一個方向。
祖國醫學為本病屬于“消渴”、“膽脹”之范疇。通過觀察,我們認為此類患者病情多見熱證,其病位在肝膽、脾胃,其病機以臟腑郁熱、通降失常等為多見。膽為中清之腑,“肝之余氣泄于膽,聚而成精汁”,膽汁泄于小腸以助食物消化是脾胃運動功能得以正常運行的重要條件。
若少陽樞機不利,脾胃運化失常,精汁通降不暢,久郁蘊熱,精汁濃縮,而為結石;熱燔肺胃,先為消渴。方中以茵陳利膽清熱為君,大黃通降腑氣,郁金疏肝解郁為臣,輔以梔子利三焦,陳皮、枳殼行氣導滯,白芍柔肝緩急,姜黃配郁金化郁行氣,甘草調和諸藥,共奏清膽熱、疏肝郁、降腑氣、柔肝陰、止消渴之功效,氣機調暢,諸癥消失。
中醫傳統治療消渴多以益氣養陰溫陽為主,《內經》以往未見從膽經論消渴的記載,所用藥物多為人參、黃芪、桂枝、麥冬、花粉、山萸肉、枸杞子等,膽經藥物未在治療消渴的藥物之列。近年來有學者報道茵陳蒿具有雙胍類藥物的降糖作用,但為動物實驗,未見臨床研究。
我們應用具有利膽作用方劑排石湯治療糖尿病合并膽石癥者,不但取得了較好的排石效果,其血糖亦達到了較好控制,提示通降膽腑法是治療消渴的一個有效新方法。作用機制尚不清楚,推測其可能具有膽囊收縮樣作用,值得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