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囑患者在非經期,睡前排空大小便,將中藥制劑排濁方濃煎至100ml保留灌腸,將肛管插入肛門7cm,每次緩慢注入持續30分鐘(排濁方:乳香、沒藥、敗醬草、蘇木、紅藤、白花蛇舌草、桃仁、丹參、赤芍、川芎、當歸、水蛭、地龍、蒲公英、紫花地丁、元胡等適量,上藥材混合加水煎煮2次,每次煮沸2小時,濃煎至100ml),每天1次,12天為1個療程。
休息3天后進行第2個療程。經期口服氟哌酸0.3g,每天2次;替硝唑0.5g,每天2次;7天為1個療程。
排濁方由乳香、沒藥、敗醬草、蘇木、紅藤、白花蛇舌草、桃仁、丹參、赤芍、川芎、當歸、水蛭、地龍、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元胡、板藍根、金銀花、梔子、水牛角、珍珠母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行氣止痛的功能;
以現代醫學的觀點,即有抗菌、消炎、改善盆腔臟器微循環等效果。特別是敗醬草、白花蛇舌草對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一定的殺菌和抑菌作用;地龍、水蛭有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和溶栓的藥理作用;乳香、沒藥、蘇木、川芎、當歸等行氣通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排濁方灌腸給藥時,藥物在直腸吸收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條是通過直腸上靜脈,經門靜脈進入肝臟,進行代謝后再由肝臟進入體循環;另一條是通過直腸下靜脈和肛門靜脈,經髂內靜脈繞過肝臟進入下腔靜脈,而進入體循環。
而且該藥栓在使用過程中,有如下的優點:①藥物不受胃腸pH或酶的破壞而失去活性;②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性;③藥物直腸吸收,不像口服藥物受肝臟首過效應破壞;
④直腸吸收比口服干擾因素少;⑤對不能或者不愿吞服片、丸及膠囊的病人,尤其適用此法給藥;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好。
在臨床觀察中,治療組患者使用排濁方灌腸除出現輕度腹瀉外,余未見明顯不良反應。臨床觀察顯示慢性盆腔炎的發病與急性盆腔炎、陰道炎、宮頸炎有密切關系,這與病原體沿生殖道上行,引起感染有關。
宮頸炎易引起盆腔炎,可能與宮頸炎的自然防御機能被破壞有關。故對急性盆腔炎、陰道炎、宮頸炎患者,應積極徹底治療,以防遷延成為慢性疾病甚至影響生育功能。不良反應,價格低廉,缺點是操作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