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術前2小時用王不留行籽貼壓耳穴,主穴:膀胱、腎、三焦;配穴:皮質下、肺、腰骶椎。術后30分鐘刺激1次,時間為30秒。連續刺激3次,每隔30分鐘1次。
針灸主穴:中極、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膀胱腧。術后1小時用瀉法強刺激,留針20分鐘,并加艾灸。配穴:關元、氣海,艾灸20分鐘。4小時再重復1次。
1、術后尿潴留的危險因素
術后尿潴留主要由全身及椎管麻醉后排尿反射受到抑制,手術損傷神經,切口疼痛引起膀胱括約肌反射性痙攣,機械性梗阻以及患者不習慣床上排尿等原因引起。其發生隨年齡、手術、麻醉、液體輸入量、藥物、有無尿道功能障礙史等情況的差異而不同。根據其臨床表現,屬中醫學癃閉范疇,其部位在膀胱,因外傷及術后,使經絡受損,膀胱氣化不利,小便不得通調所致。
2、針灸、耳穴干預的機制
耳穴是耳廓與機體臟腑、經絡、組織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溝通的部位。根據中醫經絡學說的原理,取穴膀胱、腎、三焦等,具有調節五臟六腑和通利水道扶正的作用。再通過穴位刺激及艾灸的溫通,調節機體功能,通過神經反射擴張尿道平滑肌,抑制細纖維痛覺傳導,有解痙鎮痛之功,通過神經體液因素,調節免疫功能,改善循環,促進毛細血管對滲出物質吸收和組織的修復。調節大腦皮層和皮層下中樞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治療神經性尿潴留。
此外,耳壓膀胱穴可使松弛性膀胱和尿潴留者膀胱內壓力不同程度升高,膀胱收縮,進而排尿。強刺激腰骶穴,以加強對膀胱神經的支配,利于排尿。